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金融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在近期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其国际地位稳步上升。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思路和举措谋划工作,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部分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代表、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2025年9月30日,央行公布了8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涵盖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多个领域,为我们观察金融市场走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8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4281.4亿元。国债发行13277.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76.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1550.3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2391.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12.2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6956.5亿元。
在“双碳”目标深化推进与绿色金融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债已从银行绿色融资的“补充工具”升级为践行绿色战略的“核心支点”。2025年以来,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9月26日已达4171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225亿元;其中银行机构贡献主导力量,仅银行间市场发行规模便突破1700亿元,较2024年全年2225亿元的规模已完成近八成。
9月28日下午,广发银行干部任命大会落下帷幕,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正式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并拟任行长,待监管核准后将全面执掌这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此次人事调整延续了中国人寿集团对广发银行的管理布局,也为这家资产规模超3万亿元的金融机构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9月24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同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基础设施。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中国正以数字技术重塑全球货币与支付体系的底层逻辑。